时间: 2025-04-15 10:09:53 | 作者: 五星体育app官网下载
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,传统晒谷经常“有天无地晒、有地无天晒”,不足以满足大规模粮食生产的需求,而机器烘干能快速、均匀地降低稻谷的含水量,提高稻谷品质,还能节约时机和人力成本,解决群众晒粮难、存储难问题。日前,
走进位于小梅村的石角镇粮食烘干中心,能够正常的看到4台约10米高的粮食烘干机一字摆开,再加上除尘、输送等设备,组成了一条现代化粮食烘干作业流水线。
石角镇小梅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刘国城表示,小梅村水稻种植培养面积有800多亩,大部分是丝苗米。考虑种植大户和涉及群众的晒谷问题,可能会造成卖价浮动大,因此水稻在粮食烘干中心烘干后,可以方便储存、深加工,增加村民收入。
粮食烘干能力建设,是粮食归仓的最后一关,也是关键一环。农户黄金发和记者说,在以前,如果刚收割的稻谷遇到持续强降雨天气,会因为没有办法及时翻晒而难逃霉变、抽芽的命运。如今,有了粮食烘干中心,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农民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,减少产后损失,同时还降低了人力成本,提高收储效率。
石角镇粮食烘干中心负责人黄金发介绍,粮食烘干中心解决了下大雨、台风天人工晒谷麻烦的问题,村民只要用车拉稻谷过来这里,放入烘干机里面运转18-20个小时,就可以烘干了。
据了解,石角镇粮食烘干中心采用节能环保、高效智能设备,兼具粮食烘干、收储功能,服务范围辐射周边,日烘干能力达120吨,整个丰收旺季最高能处理1800-2000吨水稻、玉米、豆类等,大大补齐了我县机械化烘干短板。另外,该中心采取“村集体运营+种植户”合作模式,预计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5万元的收入。
“下一步,会建设大米生产加工线帮助村民提高效率,带动大家种植丝苗米,壮大村集体收入。”黄金发如是说。
随着农业现代化、机械化发展的不断深入,规模化种植培养面积持续不断的增加。2024年,石角镇水稻种植培养面积共38191亩种植,种植培养面积较去年提高197亩,且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升。全镇早造丝苗米完成播种面积为15000亩,平均亩产约1000斤,产量约7500吨,晚造丝苗米完成播种面积为15883亩。
石角镇副镇长杨东权表示,石角镇将继续依托地域资源优势,发展特色农业产业,推动丝苗米产业规模化、机械化、标准化发展,完善联农带农机制,促进集体经济发展,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,带领群众走出一条产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乡村振兴之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